愤怒
一、愤怒情绪是什么?
怒是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激动到极点的情绪。它是人的本能,是一种原始的情绪,它与求生、争夺食物和配偶等行为联系着的,本能的情绪都和基因的需求有关。愤怒是一种消极的感觉状态,一般包括敌对的思想、生理反应和适应不良的行为。它的发生通常因为另一人被认为有不敬、贬低、威胁或疏忽等不必要的行动。愤怒激发我们进行报复。数据表明,约25%的愤怒事件涉及报复的念头,如"我要我的老板付出代价,散布有关他的谣言",或"我只是想撞她的车,让她呆在她该在的地方"。怒,本身也是一种奴隶之心,是因为失去掌控感的情绪表现。
愤怒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较早。出生3个月的婴儿就有愤怒的表现。限制婴儿探索外界环境能引起愤怒,例如,约束婴儿身体的活动,强制婴儿睡觉,限制他的活动范围,不给他玩弄玩具等,均可引起他的愤怒。当幼儿的目的性行动受到阻挠或威胁时,就能唤起愤怒情绪。幼儿愤怒的表现形式有哭、手足舞动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愿望不能达到或与同伴争吵,也常引起愤怒。在成人身上,愤怒依赖于人已形成的道德准则,常属于道德感的范畴。愤怒有程度的不同,从轻微不满、怒、激愤到大怒等。愤怒的强度和表现与人的修养有密切关系。
非原则的、消极意义的愤怒,对人对己无一益处,愤怒的影响有:
- 心理学角度,愤怒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风经》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当人愤怒时,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从而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所以经常发怒的人,易患高血压、冠心病,并且可以使病情加重,甚至可危及生命。
- 心理学角度,愤怒会干扰人的思维。人在冷静时大脑的思维清楚而敏捷,逻辑而合理。而愤怒时就会做出片面的、不合逻辑的判断,甚至是过激的,不科学的判断。
- 社会学角度,愤怒会伤害人的感情,影响、破坏团结。生活中,哪里有怒气,哪里就有冲突。发怒时说出过激的语言,做出无礼的举动,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产生裂痕,破坏人际间亲密融洽的关系。
二、恐惧情绪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愤怒的本质是对外界环境与自己的需要不能一致而产生的一种强烈反应的情绪,它的核心期待是改变外界环境,所以,愤怒是一种信号。情绪并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因为情绪之后随意投放的行为方式,如果愤怒激发的是关于如何更好掌控自己身边世界的思考和判断,那么,愤怒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情绪。
愤怒的能量很高,它调动了身体的所有技能,我们可以利用这种高能量、有力量的状态去改变我们不能接受的情况。因为,平时如果没有这么高的能量,我们可能就会屈从于外部环境了,例如《活着》一书的男主角徐福贵,最后就没有愤怒的能量了。
积极意义列表:
- 信号激发:让自己感受到必须对外部环境进行改变;
- 挑战困难:愤怒带来更为巨大的能量,让你可以对平时的不可能给予挑战;
- 划清边界:告知责任人,我的原则和边界在哪里,警示对方不要触碰(注意,这是积极意义,不是方法);
- 澄清关注点:愤怒时就会做出片面的、不合逻辑的判断,甚至是过激的,不科学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平时为觉察的真正关注。
特别强调:在人类还处于更原始的时期,愤怒曾经是一种生存工具,而在现代社会,只有当你以积极的方式表达愤怒时,你的愤怒才可能产生正面的作用。千万不要伤害自己或他人,也不要损坏财物。
三、恐惧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河里有一种叫“河豚”的鱼。它喜欢在桥墩间游来游去,有时不当心,迎头撞在桥墩上,它便怒气勃发,无论如何都不肯走开。它怨恨桥墩,它怨恨水流,它怨恨自己……于是,它张开两肋,竖起鳍刺,带着满肚皮怒气,撞向桥墩,结果自己浮到水面上来,许久都一动不能动。这时,莺鸟掠过河面,一把抓过圆鼓鼓的“河豚”噬而吞之,享受一顿鲜美的午餐。要是“河豚”能忍住怒(备注:我并不认同“忍住”这个词),离开桥墩,另寻一个去处,恐怕不会白白葬送性命。
源自于恐惧、受挫或巨大的失落感,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人类情感,我们每个人都会生气。愤怒产生的原因分析:
- 基因情绪。这是基因的需求,因此是最底层的需求,这种情绪从婴儿身上就有,因此,这个情绪一定是有助于人类生存的情绪。
- 后天情绪。由于愤怒是基因情绪,但是后天各类不利的条件,会诱发该情绪之后的不利行为。这些后天的原因有:
- 错误的认知是愤怒情绪产生的内在因素。有的人认为发怒可以威胁他人,发怒可以抵挡责难,发怒可以推卸责任,发怒可以逃避努力,发怒可以满足愿望。不正确的认知使他们变得简单、幼稚,稍不如意便怒气冲天,事后却后悔不迭。正如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所言:“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 溺爱型家庭的教育环境是产生愤怒的温床。这种家庭一般经济条件较好,子女的要求很容易得到满足,任性的脾气往往得不到必要地限制。一些人年龄虽老,怒气却不小,追究其原因都与早期的家庭教育不当有关。
- 不良社会风气是滋生愤怒的诱因。现在社会上的“老实人吃亏”、“爱哭的小孩多吃奶”的风气,武打片、凶杀片等精神产品的污染,以及看不惯的社会事件增多等等,都成为愤怒情绪滋生的诱因。
- 疲劳也是使人容易发怒的一个原因。古代孙子说:“吏怒者倦也。”贾村也说:“人困则多怒。”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本是一个性格温顺的人,但他后来为了赚钱,拼命多干活,脾气也就变得暴躁起来。
因此,这里的核心重点是:不要因为愤怒而产生消极和破坏性行为即可。
四、处理焦虑情绪的突破口
情绪的判断是可以通过身体反应来获得的(三个脑原理),当愤怒时身体会出现以下的状态:
当你生气的时候,你的身体会释放出大量的化学物质到你的大脑,从而改变你的身体机能。它会激发你作出“战斗或逃跑”的反应,你的心跳会因此而加速,身体每个部位血液和氧气的供给会增加,你的肌肉和内脏的表现也会因为受到刺激而达到最佳状态。
怒会使你心跳加速,呼吸也会加快并且变得不规则(喘息)。你的体温会升高,身体会发抖或哆嗦。你可能会想要打什么东西或者什么人、伤害自己或者其他人、快速地跑开、大哭一场或者大嚷大叫。生气的人看上去很紧张,拳头紧攥,肌肉紧绷。生气的人可能眼神看上去很狂野,也可能满眼泪水。他们的声音可能很大很失控,也可能很轻很“危险”。他们的脸可能涨得通红,好象肿了一样,也可能脸色苍白,面部紧敛,嘴唇紧收(有点儿象狗咆哮时的模样!)
当你懂得如何察觉身体征兆和找到了诱发你愤怒的因素后,你便可以在愤怒失控之前及时做
出应对。
愤怒是动力性情绪,让自己产生行动,积极应对压力事件和压力情景。如果愤怒处理不好,会变成抑郁和焦虑。
必备工具:写下来。写下来是情绪处理中最有效的工具,无论是咨询过程还是自我情绪处理,都可以使用写下来工具。它可以帮助小我快速分离,具体见CORE & SEE 技术。
根据积极意义来进行处理:
- 判断来源:判断愤怒的来源究竟是什么,什么给我带来了愤怒感受
- 罗列行为:询问自己当下最想要做的行为有哪些?
- 罗列风险:这些行为都有哪些可能的风险?并判断是否要去做?
- 做出选择:你的选择是你成熟的必要条件,看到自己的弱点,选择迈出舒适区
五、参考文档
- 360百科:点击查看
- 情绪疏导:该如何处理愤怒情绪:点击查看
- 愤怒的情绪也需要管理:点击查看
- 心灵免疫系统——生气的认知:点击查看
- lvna的博客:点击查看
- 心理学家解读愤怒情绪的本质:点击查看
- 5个步骤彻底消灭愤怒情绪:壹心理:点击查看
- 愤怒情绪的处理:刘向明的博客:点击查看
- 愤怒的情绪也需要管理:点击查看
- 李豫成博客:点击查看
- 愤怒情绪的管理:点击查看
- 情绪疏导:该如何处理愤怒情绪:点击查看
ChangeLog
- 创建时间:2017年02月13日
- 创建人:易仁永澄